「世上沒有絶對的偶然,一切皆有跡可循、蓄謀已久」 — 馮巧欣同學
親愛的可譽同學:
可譽裡有不少喜愛閱讀、喜歡寫作的孩子。與你們傾談時,我才發現不少同學會試寫故事、小說,當中更包括不少有趣的想法,甚具創意,令我感到驚喜。最近,我與本校一位喜愛創作的傑出學生交談,後來更與她進行一個特別的專訪,十分有意思,她是誰呢?
馮巧欣同學正是我是次專訪的對象,她是上年度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旭日文學之星」的得主。我對巧欣獲獎的文章《遲來的呼喚》印象十分深刻,內容主要以親情為主題,敘述母女關係的親疏遠近,相關細節可參考上一期《譽言》。於是次交流中,我和巧欣談了很多,除了她的日常興趣,還有她的寫作心得。她說:「佳作不會突然無條件地出現,筆功確實需要時間累積。」事實確如此,巧欣平日除了閱讀書籍外,還會觀賞不同的劇集,她告知我觀賞時集中留意故事的整體佈局,透過細膩的細節設計以營造出其氛圍和感受,即是「畫面感」,並嘗試於日常寫作中應用出來。
交談過後,忽爾讓我想起上年度為了慶祝香港文學館開館及本校遷校二十周年時,姚嘉棟先生邀請了內地著名作家劉震雲教授親臨可譽校園,與孩子們分享他的創作歷程和人生智慧。當時,最令我深刻的是劉教授鼓勵孩子做事要堅持,並寄語孩子平日要多思考生活的細節,對寫作能有所增益。劉教授所言的細節,確實與巧欣所提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是次專訪讓我從另一個度向認識巧欣,原來她是如此熱愛寫作,所以我邀請她試談談她的寫作心得,可否教授師弟妹獨門秘技。師姐興致勃勃地向我講解,你們要好好緊記秘訣要點,一齊努力學習。
心得(一):減少出現同一詞彙的頻率,例如:「了」字可透過改變句式來避免使用。其他字詞亦可透過搜索相關詞彙以作代替,是相對簡單的練筆入門技巧。
心得(二):當你下筆想描述一些場景時,可嘗試蒐集與環境相關的詞彙及有關細節,並想像出情景,這便是所謂的「畫面感」。又例如:記事寫人:「她在哭泣」與「她任由雨滴落,隨著淚一同滑過雙頰,臉上卻仍掛著淺淺的笑」。比起前者,後者所提供的畫面細節更多,有助提昇「畫面感」,從而豐富人物形象,並使讀者能沉浸及共鳴於文章當中。「畫面感」的練習可從電影、動漫、小說散文欣賞中累積,並摘取描寫細膩的文句,細心咀嚼再消化。
巧欣師姐給你們的話:「話又說回來,學習的道路上,有人歡喜有人愁,喜愛學習的人自然有動力,但有其他喜好的人難道沒有嗎?就如我一樣,正因重視親情,故而了解更多相關作品,從而能夠寫出母女間更細膩的矛盾與愛。興趣與成就往往是互為因果,正因我們喜愛才會了解更多相關知識,在這些方面下苦功。至此,希望可譽的師弟師妹們,你們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並勇敢地走到最後。」如劉震雲教授鼓勵你們一樣:「做事要堅持到最後,為做好一件事而盡全力」。
以下我借用巧欣師姐獲獎作品的語句:「世上沒有絶對的偶然,原來一切皆有跡可循、蓄謀已久。」可譽人,不論成功與否,在未來的學習路途上,不用感畏懼,堅持不輕言放棄,盡力嘗試每一個學習機會。
祝願大家於新一年蛇躍龍騰、吉星高照、蛇年如意、身體安康﹗
敏潮校長
2025年2月